這是我自己在Medium上的第一篇story,先來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下篇再來講一下2020以及2021我投一些公司以及面試的內容~
未來會在Medium上面發相關的技術文件研究、實作研究等內容,有興趣都可以給我在底下拍拍手👏
Introduction of myself
-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CU)
- Maj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Interest: Software Engineering
- Current Jobs:
- AWS Educate Taiwan Cloud Ambassador Seeding Program(2021)
- 雲育鏈股份有限公司 實習生(2021)
- Past Jobs:
- AUO AI Engineer Summer Intern (2020)
先講講自己的經歷:在學校裡面大一到大三,EE就是個不斷學習EE基礎知識的department,例如:大家都超畏懼的「三電一工」,在實作上面就是電工實驗、生醫系統實驗、數位系統實驗…等,在programming的訓練上面,EE會碰到的就是大一的計算機概論(C++)、大二的DSD(Verilog),剩下的當然就是自己去學習。我當然也不外乎與一般人一樣,當自己是freshmen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要幹嘛,只是覺得電機系未來會賺很多錢,去TSMC爆肝如此,甚至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對於C++是厭惡的,也常常翹課在宿舍與室友打傳說對決、跑跑卡丁車,或是熬夜練舞,然後考試前一天晚上再熬夜苦讀,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未來要幹嘛,只知道自己會有一個工程師的名稱。直到了大三上(2019)的一堂課程改變了我自己:類神經網路。
我始終在心中保持著一個大家都想過的想法:
我想要改變世界
我一直想在Biomedical這塊領域能有一些貢獻,因為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想去創造出一些東西,去嘗試幫助老年人在生活上能夠做一些改善。雖然的確在EE中有生醫系統這塊的領域,我也的確去與這方面的專題教授做project,但是總覺得自己少了什麼,除了自己在專業生理、病理的一些醫學知識,我是不是缺少了什麼身為工程師該有的hardcore skills?
因此我在大三上的時候,自己跑去修了CSIE Master的「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那時候學校正夯AI的題材,所以我當然也想去嘗試了解一下這塊的知識,希望能夠利用AI的方式去解決在Biomedical上面會遇到的問題。問過自己轉CS領域的Austin學長(現在在Northeastern University當大牛)以後,決定硬著頭皮就去嘗試了這個未知的領域 — — 那也是我第一次在大學做出自我的突破,但我也很慶信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課堂當中當然講述了很多的AI的工程數學,包含了大量的矩陣以及一些模型的演算法,其實就是一堂很硬的數學課,並且有三次的實作作業:需要用程式(不限languages)並且用.exe打包起來完成交出。
心裡想:要死了 我根本不會打code啊!!!
我去找了Austin學長問了一堆現在看起來很白痴的問題,該用哪個語言打會比較推薦、那Python安裝完有沒有什麼要注意、我該怎麼開始打code,但這不過是大約一年半前發生的事情而已,相信Austin那時候一定被我煩死,我在這裡與他道歉🤣但是最後所有程式作業也在瘋狂google search之下找到了打法以及上課的筆記,去把演算法給打出來。
這時候也出現另一個轉折點:身邊的朋友有要出國唸書的、去實習的。開始影響到了自己,才想起來自己其實在升大學時的時候有期許自己能夠去國外交換學生,去體驗一番國外的月亮,所以這個念頭也因為身旁朋友的影響以及這堂課學習,自己開始想是否要國外闖 — — 當然也在這樣的念頭之下,催生了自己開始要選擇方向以及努力的目標。
Biomedical or Computer Science?
因為Neural Network這堂課開始了自己打程式的熱情,不再是因為今天要考試,所以我翻開課本去學習,而是自己開始上網找資源自己學習。這時候也跟到了一個做腦機介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的教授做畢業專題,開始了自己在project的創作認知,一切都還是一樣的陌生,但是覺得自己有開始加快腳步跟上大家的步伐。這時候在想我未來該往生醫的研究所攻讀?還是往資工領域發展?都成為了自己的難題,也不得不承認,在整個大三的日子,自己沒有做到很好的規劃,讓自己常常需要面臨很大的抉擇。在問了一些自己的學長以及老師後,決定往路比較廣的CS去學習,開始自己上網修MIT很有名的6.006 Algorithm…等一些基礎的知識,也在那陣子決定了想前往國外就讀研究所,去改變自己的安逸生活。
Never Stop Learning
在這樣短短的一年半中,我開始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標,不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開始覺得自己在為了自己的夢想:創造、改變世界,開始接觸了很多嶄新的知識,不再是課本上面要背CMOS的formula,然後完全沒有然後。心態的轉變開始讓自己專注在自己的未來上面,也開始慢慢體會到Steve Jobs在Stanford演講中最著名的一句話: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對於自己的夢想如同餓肚子般,去努力的追求;像笨蛋一樣執著去想要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期許自己在5年、10年以後回來看這篇story時,能夠保持自己的初心,好好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也希冀各位都能「追夢時能夠堅持下去,執著的像笨蛋一樣瘋狂」。
My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meng-yang-wang-439a7a1b3/